饮食文化城市文化婚嫁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民间故事戏剧文化
首页 文化民族文化

中国学者发现亿年前琥珀花蚤 虫媒传粉记录提前5千万年前

2019-11-13 11:16:00作者:匿名第一星座网

  在近日,中国科学家们发现了亿年前的琥珀花蚤,而这个也引起了许多的关注,人们会十分好奇什么是琥珀花蚤,那么接下来就跟随本期的民族文化一起来看看中国科学家们发现亿年前的琥珀花蚤吧!

中国学者发现亿年前琥珀花蚤 虫媒传粉记录提前5千万年前

  中国学者发现亿年前琥珀花蚤
  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科研人员在缅甸琥珀中发现了一亿年前琥珀花蚤,其下颚须末端膨大像铲子,能传播花粉,其身上至少留存62枚花粉颗粒。这一发现把被子植物虫媒传粉机制证据往前推进了5000万年,也解答了达尔文的“讨厌之谜”——被子植物1.1亿年前为何大量出现。

  花蚤
  鞘翅目(Coleoptera),花蚤科(Mordellidae)甲虫,约1,500种,因受惊或被捉时能跳跃、旋转和翻滚,故名。分布在宁夏一带西北麻区,是银川平原一些植物的重要害虫。幼虫蛀食嫩茎、顶梢,致受害部膨大呈虫瘿状,不仅品质降低,同时也影响产量。

中国学者发现亿年前琥珀花蚤 虫媒传粉记录提前5千万年前

  琥珀形成原因是什么
  在中国古代,琥珀曾被称作虎魄、育沛、兽魄、顿牟、江珠、遗玉等,谓“虎死精魄入地化为石”,或认为琥珀是老虎流下的眼泪,这些传说蕴含着中国古人对琥珀的揣测和追寻,暗示人们认为琥珀有趋吉避凶、镇宅安神的功能。
  而在古代帝王眼中,琥珀也有着非凡的意义,据记载“皇帝朝珠杂饰为天坛用青金石,地坛用琥珀,日坛用珊瑚,月坛用绿松石。”
  琥珀是中生代白垩纪至新生代第三纪松柏科植物的树脂,经地质作用而形成的有机混合物。琥珀的形成一般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树脂从柏松树上分泌出来,第二阶段是树脂被深埋,并发生了石化作用,树脂的成分、结构和特征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第三阶段是石化树脂被冲刷、搬运、沉积和发生成岩作用从而形成了琥珀。

中国学者发现亿年前琥珀花蚤 虫媒传粉记录提前5千万年前

  琥珀特点
  生态环境
  主要分布于白垩纪和第三纪的砂砾岩、煤层的沉积物中。

  采收储藏
  从地层或煤层中挖出后,除去砂石、泥土等杂质。琥珀质地轻,储藏方便,完美无暇的琥珀具有非常高的收藏价值。

  动植物形态
  多呈不规则的粒状、块状、钟乳状及散粒状。有时内部包含着植物或昆虫的化石。颜色为黄色、棕黄色及红黄色。条痕白色或淡黄色。具松脂光泽。透明至不透明。断口贝壳状极为显著,硬度2~2.5,比重1.05~1.09。性极脆。摩擦带电。

相关文章推荐:
6G十年后投入使用 什么是6g 有多快 有什么用
2100年全球均温或升高7摄氏度 应当减少碳排放
大熊猫野外引种成功 意义是什么
钱塘江大潮什么时候最大 农历八月十八
钱塘潮最大的潮差是多少 为什么八月十八钱塘潮最大

展开阅读
热门推荐
姓名配对 测终生运 测事业运 合婚配对 命格精批 测终生运

综合测试

生日密码
生辰八字
称骨骨重
前世今生
生肖查询
生命灵数
黄道吉日
公历换农历
农历转公历
返回顶部